来源:雪球App,作者: 价投问道,(https://xueqiu.com/1599713542/320813245)
轻松看财报,快速懂估值。今天聊一聊小米。$小米集团-W(01810)$
第一部分,主营构成。这部分数据较少,我们直接看下2023年的原始财报,会更加清晰一些。小米原始财报中的金额单位是人民币,而由于港股财报用什么币种的公司都有,为了方便比对,在我们的工具中,单位统一成了港币,所以这里金额的数字会有所差异。这部分我们主要看占比,所以货币单位没什么影响。
收入贡献最大的还是智能手机,占比从2022年59.7 %下降到了2023年58.1 %。第二大是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占比从28.5 %提高到了29.6 %,主要是空调、冰箱、洗衣机的出货量增加。互联网服务也略有增加,从10.1 %到11.1 %,主要是广告、游戏业务增加。
第二部分,盈利分析。营收从2015年以来,总体上还是一个上升的趋势,但是2021年到达一个高点之后,这两年又有所下滑,2023年2970.4亿元港币。
净利润前些年有亏有赚,近年基本上还是维持在盈利的状态,2023年191.6亿。
自由现金流围绕利润上下波动,算是一个正常的状态。
由于2022年的净利润特别低,只有27.9亿,与往年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低谷,所以近一年的净利润增长率数值很大,586.4 %。
近三年净利润降低了19.1 %,平均每年降低10.1 %。近五年净利润增加了70.7 %,平均每年14.3 %。
净利润的整个增速是不太稳定的。
毛利率从10%到15%左右,2023年增加到21.2 %。我们来看一下2023年的原始财报,为什么毛利率有一个这么大的提升。
智能手机的毛利率从9%提高到14.6 %,这是最明显的提升。是由于产品结构改善、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境外市场存货减值拨备减少导致的。产品结构改善是企业自身提升经营效率的成果,不过,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还是上升,就是企业自身无法决定的了,存货减值更是可以调节的。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毛利率从14.4 %提高到16.3 %,提升不算多,主要是高毛利产品占比增加。
互联网服务的毛利率从71.8 %增加到74.2 %,提升也不多,主要是高毛利的广告业务占比增加。
而且,收入占比最大,超过50%的智能手机,毛利率是最低的,而高毛利的互联网服务,只占整体营收的10%左右。这就不是一个理想的收入结构。就算是毛利率整体提升到了21.2 %,也没有达到30%的线,是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受限于电子行业的属性,这一行赚钱就是比较辛苦。
主营利润率差的时候是负数,多数时候在7%左右,2023年8.1 %。
净利率的变化和主营利润率基本保持一致,数值更低,2023年6.4 %。这个利润率水平就太低了,远远达不到15%的标准。
净资产收益率起伏很大,2023年10.7 %,没超过15%,不算好,但也没低于6%,也不是很差。
第三部分,经营分析。四费占营收比例总体来说一直在上升。销售费用占比前面一直在升高,2023年有所下降,达到7.1 %。
管理费用有所升高。财务费用近两年为负数,还好,说明财务负担不重。
研发费用占比近两年上升的就比较明显了,主要是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相关的研发支出增加的比较多。
第四部分,现金流分析。经营现金流净额时而为正时而为负,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说明经营情况不是太稳定,我们一般要求经营现金流必须是持续的正数。
投资现金流净额大部分年份是负的,说明还是在投资发展。我们看一下2023年主要投了什么。
金额较大的现金流出是存入银行存款以及购买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短期投资,这类投资主要指的是交易性金融投资,比如股票、债券、基金、期货等。
筹资现金流有些年份是正数,有些年份是负数,这一项我们一般要求一直是负数。如果是比较大的正数的话,说明融资的需求还是比较大。
总现金流有正有负,经营现金流有些年份超过总现金流,有些年份又比总现金流小。这是不太好的现象。我们一般要求经营现金流要持续大于总现金流,才能说明经营现金流足以支撑经营、投资和分红的流出。
第五部分,风险分析。负债率近年基本上维持在50%左右。
剔除应付之后,降低到30%左右。这个负债风险中规中矩,不算太高,也没有很低。
流动比率2023年1.7,没有超过2。速动比率1.3,比1大。偿债能力还算可以。
存货占营收比例16.4 %,周转天数80天。
我们看下2023年的原始财报,看一下存货的构成。
原材料占了24.6 %,制成品占了58.2 %,剩下的在制品、备品备件和其他占比就很少了。这个存货结构不太好。一般来说,好的存货结构,应该是原材料的占比大,制成品占比小。原材料库存占比大,说明生产需求比较旺盛,为此备的原材料多;产品畅销,所以制成品库存少。反之,制成品库存占比大,说明产品已经生产出来了,但销售并不是很顺畅,所以积压了一些库存。尤其是考虑到小米的存货属性,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智能汽车这些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越来越便宜,所以库存跌价的问题不容忽视。
应收占营收比4.5 %,这个占比很低,挺好。应收周转天数16天,少于30天,也比较快。应收风险不大。
第六部分,资产结构。资产来源构成,经营积累占了50.6 %,经营性负债29.3 %,股东入资0.1 %,有息负债18.5 %。经营积累占了大头,有息负债不算太高。还可以。
资产盈利结构,经营资产占比80.6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0.4 %,投资资产6.2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比例超过25%很多,不错,投资资产占比也不高。资产结构还是很不错的。
第七部分,分红分析。由于小米上市以来没有分过红,股利支付率和股息率都没有数据,不用看了。
最后我们来看下估值,小米的历史PE平均值15.4,本文写作时是37.9,介于历史高估和低估标准差之间。
PB的平均值是2,本文写作时5.6,已经超过了历史高估PB标准差,还是比较高估的。
我们再以两倍长期国债收益率6%来做个锚点估值,年度选择器选5年,市净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算出来一个收益率是2%,低于3%了,说明比较高估。
或者用每股收益除以两倍国债收益率,得到一个估算价格是12.8块,现在32.8块,比估值价要高。意味着是偏高估的。
如果用PEG估值法来算,年度选择器选择5年,PEG是2.65,比1大,意味着是高估的。说明如果未来还是维持近五年的平均增长率,那么现在的估值就高了。
总结一下,小米的营收主要来自于智能手机,其次是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占比小。受限于行业属性的问题,智能手机和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毛利率都比较低,因此企业整体毛利率低。营收整体是增长趋势但是近两年有所下滑。净利润波动较大,主营利润率和净利率都比较低。净资产收益率不高。
近些年在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相关的研发上支出比较大。而智能电动汽车和智能手机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产品价格不但不会随着通胀而涨价,反而会越来越低。都属于赚钱比较辛苦的行业。
经营现金流净额时而正时而负,不是非常稳定。负债风险不算高,偿债能力尚可。存货构成以制成品为主,库存结构不佳,有一定的存货减值风险。应收风险很低。资产结构健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储备比较安全。
目前为止没有分红过。如果未来不能有较大的增长,目前的估值还是偏高。
大家还想听哪些企业的分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财报# #估值#